提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那么残保金到底是什么?
对于残疾人就业有什么意义?
又会用在哪里?
往下看
我们带您来了解!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上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
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做了哪些完善?
近年来,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和残疾人就业上出现了用人单位一方面反映负担重,另一方面宁愿交钱也不招工;一方面残疾人反映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招聘残疾人难等问题,吸需发挥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内的多种政策作用,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按照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赴多个省份开展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论证政策效果和影响。在充分吸收采纳残疾人、专家、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以下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抓住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这个“牛鼻子”,不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