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教育部这样回答 [复制链接]

1#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改革将往何处去?怎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9日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答:一是保基本。规划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十三五”时期将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是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范围,实现“两免一补”城乡全覆盖,让老百姓享受更加均衡和优质的义务教育。


  二是补短板。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针对高中阶段教育尚未普及、学前教育入学率偏低的问题,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入园机会和保教保育质量;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重点提升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


  三是精准帮扶。规划提出保障经济困难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让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面向残疾少年儿童,办好特殊教育,通过随班就读、在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为残疾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做好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和升学考试的*策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健全服务体系,实行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策。

点击上方蓝色字“广东残联”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