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基本情况
案主姓名:小白(化名)
性别:男
年龄:15
二、个案背景资料
一)家庭情况
小白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家中只有妈妈,妈妈已经60岁,眼睛有残疾视力模糊,由于小白经常发病,李女士一个人照顾觉得很吃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带孩子和轮椅下楼。李女士的亲人不支持他寄养这个孩子,很少来看望小白,给予的帮助很少。
备注:小白幼年被妈妈捡到抚养至8岁,送到福利中心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又被其带回家抚养,中心于近年将其转为寄养。
案主之居住环境:家住六楼,一室一厅,屋内只有简单家具和电器,堆放杂物多显得家中拥挤。
二)引发的重要事件
滥打电话给他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家庭经济情况;经常发病给照顾者(李女士)带来压力。
三)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有义工关爱探访小组上门不定期看望案主(现在次数较少),陪护案主,给案主及李女士以关心;居委会给案主残疾人补助,每月元,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四)学业及行为表现
喜欢球类运动,爱打电话,爱出去玩。有时候会任性发脾气,对学习缺乏耐心。
五)朋辈关系
案主没有同辈朋友,联系最多的是来探访过他的义工朋友。案主的照顾者的家人不支持她养育案主,因而很少来看他们。
六)情绪状况
因为疾病有时情绪不稳定,有时候突然变得很激动,烦躁。
七)健康状况
残疾。因脑积水导致癫痫,经常发病,右手无力,走路不稳,出门需要做轮椅。
八)经济状况
妈妈李女士有退休工资,寄养小白每月得到一定的抚养费,并且小白的的医疗费基本可以报销。但由于小白经常生病,报销又有规定的时日,手机电话这类的通讯费开销大(每月多),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九)支持网络
社工为案主积极寻求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医疗:为案主寻找免费的康复治疗,医院见到了儿科陈主任,得知免费治疗项目已经结束。
义工:为案主寻找有专业医护背景的义工,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联系了当地某学院护理专业,具体事宜还需进一步协商;联系义工建议多来案主家中探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整理家中杂物,带小白下楼玩耍,陪护看病等)在案主家中留下了社工和义工服务心得交流本,为使来到的义工能准确了解案主的病情和照顾的注意事项,更好的为案主提供服务,也便于加强义工和社工今后的合作。
福利*策:社工去市残联了解到案主属于一级残疾,
可以每个月定时拿到块的补助;
每年一次性可以领到临时补助0至0元;在居委会可以申请这些补助;
去年深圳启动了“真挚关爱”援助计划,可以从居委会那申请到“特殊护理”和“居家助残”等服务;
像案主和他妈妈这样的残疾人也可以去居委会进行申请有关仪器。
社工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除了每月的元,还有部分康复仪器已经申请但还未发放(在居委会了解情况那天),但由于社区内残疾人多等一些原因,案主没有享受到上述服务。
三、问题分析
一)社工以人本治疗模式,分析案主的问题。人本治疗模式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有改变的潜能,以创造和谐,接纳和真诚的合作的辅导关系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