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小学与光辉学校积极开展公民办“结对帮扶”活动,此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促进公民办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第四小学一直以来树立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理念,以促进残疾儿童走进校园、融入社会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服务内涵,探索总结经验,积极推动残疾儿童融合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第四小学在融合教育上做得有声有色,年10月,桥头镇第四小学融合资源教室正式投入使用,潘玉珍副校长也在年被评为东莞市融合教学能手,有这样的场地,这样的师资,我们决定把这项特色工作巧妙地引用到与光辉学校的结对帮扶上。
两校融合教育相关老师合照
3月5日,潘玉珍副校长、学校负责帮扶工作的罗剑宠主任以及几位高年级班主任到光学学校进行一次别出心裁的融合教育帮扶工作。到了光辉学校,潘校长首先与光辉学校就完善随班就读帮扶机制提出需要在光辉学校校内外都建立一系列帮扶机制,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深入地开展残疾儿童摸底调查,从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入学方案。还提出了构建校园帮扶机制,通过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机制,建立辅导小组、残疾儿童接送小组,制定个别化教案等方法。
结对帮扶相关老师合照
两校的行*及班主任都对光辉学校进行厕所坐便器、扶手安装、台阶坡道建设等无障碍进行检查,纷纷提出建议,尽可能为残疾儿童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随后,潘校长还深入光辉学校的教室,该校四年级有一学生,潘校长了解到其学习能力较弱,表达能力不足,但是对事件的敏感度较大,遇到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偏差,甚至产生恶劣的后果,常常在课堂上走出课室,严重影响课堂。潘校长对这学生进行详细询问,从不断的对话中,该孩子也深刻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随便走出教室是不对的。
潘玉珍副校长到光辉学校教室与学生进行交谈
潘校长还向该班班主任提出,如果有需要,让其家长带上这个小孩,到第四小学的资源教室去上上课。其实,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式并非特殊关爱,而是让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尊重和认可。
在这次结对帮扶上,第四小学与光辉学校构建了“彼此关爱、相互包容、多方支持、共同进步”的融合教育环境,全力加快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步伐,竭尽所能,让有需要的儿童都能共沐幸福阳光、同享一片蓝天,实现学有良教、学有所成,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End
桥头镇第四小学供稿
年3月7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