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宿迁用爱为残疾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TUhjnbcbe - 2025/3/28 19:10:00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致我们五彩斑斓的童年

HAPPY

“六一”国际儿童节(以下简称“儿童节”)是属于儿童们的幸福快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节日。《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儿童,他们的童年却和其他孩子不“同样”,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呵护。

HAPPY

“康养”结合,让爱来

从开始的跌跌撞撞到现在能跑能跳;从起初的默不作声到现在能沟通交流……这些一点一滴的变化在常人看来不过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而对于这些特殊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让他们感动。

“云云,再向前走几步,你能行!相信自己!”5月30日下午,医院康复科的运动治疗室内,康复治疗师马小雷正鼓励着11岁的云云不断向前行走。除了这对正在“行走”的组合,治疗室里还有几对“师生”正在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

“这样有感觉吗?”“对,把手再抬高一些,加油!”类似于这样鼓励又温和的话语在这间治疗室内不绝于耳。“这些孩子虽然有些不同,但也都是父母的宝贝,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对家长和我们来说都是最欣喜的事情。”马小雷说。

记者观察到,在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医院康复科将康养结合,所有训练内容、训练目标都紧紧围绕康复和托养,例如:生活用具的认识与使用,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和社会常识的训练等。

“7-14岁是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的补救期与巩固期。大龄智残少儿即将面临回归社会生活,一部分智残儿童错过了抢救性康复期或是前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在回归社会前参与到‘智残少儿善助康复’项目,可以针对性地弥补不足,巩固基础,强化社会性适应行为及能力的训练,以期成年后可以很好地适应家庭及托养中心的社会生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魏林颖说,围绕这个目标,他们针对大龄智残少儿特点制订了“托养式康复”康养一体化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据了解,去年以来,宿迁市残联和宿迁市慈善总会联合在市区范围内试点开展“智残少儿善助康复”慈善助残项目,着力帮助宿迁市7-14岁大龄智力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截至目前,共为83名大龄智力残疾儿童解决实际康复困难。

魏林颖说:“我们秉承‘用心关爱,放手未来’的康复理念,瞄准大龄智残少儿‘痛点’,抓住7-14岁的最后补救期,做好‘托养式康复’,坚持康养一体化训练目标,让大龄智残少儿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东西,学到秩序与规则意识,学到能好好地活下去的本领。”

“家校”联合,让“碍”走

“加油!加油!”5月31日上午,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欢声笑语感染着在场的家长与孩子。原来,在该大厅内,正在举行“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与其他儿童节活动不同的是,参与这场活动的孩子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这些孩子平时在学校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是他们一直渴望的。”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许乃上告诉记者,当天共有余组家庭参加了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与家长、老师进行游戏互动,一场活动下来,师生、亲子关系更紧密,增强了孩子之间的情感与团队意识。

“我家孩子的确有点特别,但对我来说,只要他快乐就好。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快乐,对他的康复治疗也有好处。”家长张女士说,每年“六一”都是孩子们的节日,不管他是否特殊,都应该享受节日的仪式感。

除了眼下复学后开展的各项活动,疫情期间,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也按相关要求开展线上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迁用爱为残疾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