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水水,男,11岁,就读小学五年级,体型微胖,个子较同龄人矮小,自小患有筛漏型心脏病,身体不能剧烈运动,家庭经济贫困,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务对象生长于农村家庭,父亲于年意外去世,母亲年改嫁,育有一儿一女后与服务对象的联系骤减,甚至回避与服务对象的日常联系。爷爷奶奶为重组家庭,奶奶几乎每天在附近乡村打零工,爷爷视力二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负责服务对象的上下学接送和生活起居。爷爷奶奶因生活观念不同时有争吵,给服务对象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困扰,会用“割腕”来“威胁”阻止爷爷奶奶争吵。因疫情原因,自9月开学以来学校实施上网课,每当服务对象来村上参与全员核酸时,社会工作者多次提及上网课话题时,服务对象均采取回避态度,因此社会工作者便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据班主任叙述,爷爷因手机操作问题找不回服务对象班级钉钉账号,因此服务对象没有按学校班级要求在钉钉群上完成对应的网课内容。
二、分析预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以“人在情境中”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者通过会谈、电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