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流传下来一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讲的是指如果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持续给他帮助,让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旦停止帮助,他就会翻脸恨你。小紫读大学的时候,每天都需要下楼打开水,经常顺手帮室友打一瓶,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有一次赶时间没帮她打,室友回来条件反射地问:“紫小宛,今天你怎么没去打开水啊?”大学毕业好多年了,现在回忆起往昔的场景,都是莞尔一笑,年轻的时候多美好,但是看完下面这个故事,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欢乐起来。
温小芳曾是湖北知名女企业家,她出生湖北,家境贫寒,早早就跟着哥哥姐姐外出闯荡,靠摆地摊白手起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她咬牙奋斗一步步成为成功人士,“穷生恶胆,富长良心”,发达后的温小芳不忘感恩回馈社会,她不断资助着社会弱势群体,大部分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李聚财,凌彬燕是一对残疾夫妇,凌彬燕高位截瘫,年凌彬燕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产下一子,她的丈夫李聚财,一直在病床旁细心照料她,温小芳从电视节目中知晓了这对夫妇的遭遇,被他们的恩爱所感动,当即转了元给他们,随后还亲自启程去湖南平江看望他们。
面对这对不幸的残疾夫妇,温小芳心如刀绞,短短2年时间内一共捐助了她们4万元。但善良的温小芳始终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直输血不如教会他们自己造血,年3月,温小芳拿出20万借给李聚财夫妇创业,帮助他们创立了一家名为“爱心”的装潢公司。翁小芳之所以给这家公司取名“爱心”,是希望李聚财夫妇作为残疾人,他们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天有不测风云,仅仅2年后温小芳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温小芳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为了争得儿子的抚养权,温小芳把大部分财产都让渡给了丈夫,她自己只分到了一个老旧的食品加工坊和一栋破旧的老楼里,因为手头拮据,屋里的十几年前的旧家具都没换过,她和儿子直接入住。
这样又过了4年,儿子读高三了,温小芳想着儿子进大学后要花费很大一笔开支,自己再怎么苦都可以,别影响儿子学业,于是温小芳想把6年前借给李聚财夫妇的那20万收回来。
都说“借钱的时候是爷爷,要钱的时候是孙子”,温小芳去这趟和李聚财要债也实属无奈之举,去之前她就知道这趟索款之旅注定不会轻松,但是她到了李聚财家后,现场的气氛还是让她倒吸了一口气。李聚财的老婆凌彬燕,看到温小芳来,先是闭门不开,后来开门了也是没有过多的寒暄,张口就激动地说:“6年前你是来帮我们的,现在却要来害我们!”言下之意是温小芳不应该找他们要钱。
凌冰燕的一番话让温小芳的心情跌落到了冰点,她觉得李聚财现在完全有能力还款,主要有两方面依据:
李聚财夫妇现在有2套房产,每套都是上下三层的独栋楼房,两套别墅加起来有一千平米,他们老家拆迁又拿了15万拆迁款,所以他们不仅脱贫,而且小康;
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但面对温小芳上门“索款”时,这对残疾夫妇竟然推三阻四,借了6年还的金额一半都不到;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无息借你20万,你不谢我就算了,怎么还如此恶言相向?温小芳知道和李聚财夫妇不好打交道,没想到那么难说话。
温小芳越想越气,一怒之下将这对残疾夫妇告上法庭,温小芳与李聚财夫妇原本是关系胜似亲人的两家人,如何因为债务恩人变仇人,谁看了都会觉得痛心,或许是双方都不想走到这一步,在开庭前,调解员陪同温小芳走访李聚财家,进行一番面对面的沟通。
李聚财夫妇面对调解员,对温小芳的指责进行了回应:
温小芳借给他们开公司的20万创业资金,自己公司5年前就倒闭关门了,没赚什么钱,仓库里堆了十几万的存货堆无法出手;(这是说20万借款都赔光了,他们的情况并没有变好)
他们实际只有一套别墅,另一套已经被征收以后会被拆掉,他们一共拿了15万拆迁款和一块宅基地,但是这15万全部用在宅基地的盖房上了,不仅15万全投了,还问人家又借了15万,之所以拿拆迁款先盖房而不是还给温小芳,李聚财说因为自己的宅基地是上面分的,如果在上面不盖房有可能被回收;
20万借款他们之前2年已经陆陆续续还了8万了,剩下的不还了是因为实在没钱了;
说完这些,李聚财对温小芳说:“你步步紧逼,将我们告上法庭,虽然你当初好心帮助我们,现在却害我们一家人。”(两夫妻的话术一模一样,都是高级黑。)
大家听完李聚财这番解释有什么感想,一句话,这是一对彻头彻尾利己主义的夫妻。
假设李聚财夫妇刚刚说的都是事实,如果温小芳借给李聚财20万确实是做生意赔光了,李聚财现在是一穷二白,那倒也算了,但是当李聚财夫妇拿到15万拆迁款,首先不是先归还别人的欠款,而是去保住自己另一块利益(宅基地),他们为了在(宅基地)上盖房可以再去借15万,但是绝不会用借款来给温小芳还款,他们的逻辑就是:温小芳你一个大老板何苦这么为难他们穷人呢?(我穷我有理。)
小紫觉得李聚财夫妇还是会还钱,只不过要在他们一家衣食无忧还有闲钱的前提下,如果他家的生活有一样不如意,那不好意思,欠的钱一概不还。他们面临困境的时候向社会求助,但是当帮助过他们的人遇到困境时,他们一脸漠然。
我说一句公道话,你李聚财夫妇盖房保住宅基地可以理解,但是要盖三层楼那么豪华吧,你随便盖个平层,剩下的钱还给温小芳,难道不好吗?还有你那些存货,你哪怕贱卖也能凑个几万给温小芳吧?
你公司都关门了,存货又不肯贱卖,自己什么损失都不肯担,就让别人帮你扛?
小紫的长辈从小告诫小紫:“人穷的时候要节省,但只能省自己,不能省别人,省自己那份,朋友都在你还有脱困的希望,省别人那份,看起来占了小便宜了,你把自己的人脉缘分都省没了,永远困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仅是物质上的穷人,也是“精神上的穷人”。
温小芳说,如果自己经济还是4年前那样,李聚财这笔欠款自己就当送给她们了,自己来找他们也实在是为生活所迫。调解员也从多方了解到,不管是社区主任还是周围邻居,都异口同声地证明温小芳帮助过很多人,她做出的善举数不胜数,拿出的善款没有几千万也有几百万,她是一个好人。
温小芳原来也是穷人,但是她发达后心里处处想到别人,这趟她虽然跌倒了,但她以后的生活不会差,而有的穷人接受别人的恩惠千恩万谢,但是别人有难了他视若罔闻,这样的人永远难有出头之日,他们的穷是有道理的。
调解员不忍看到温小芳当初的善意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恳请村委会进行一番调解。
调解一开始李聚财的老婆凌彬燕就情绪激动地落泪,看上去十分可怜,她直言自己被温小芳逼债逼得有多惨,他们一家快过不下去了。
在她嘴里仿佛温小芳就是他们一家催命的狂魔,这连村委书记都有些听不下去了,村委书记说:“在你们夫妻困难的时候,是温小芳对你施以援手,如今她落魄了,你们实在不应该袖手旁观。”
最后在村委书记和摄像镜头的见证下,李聚财夫妇和温小芳签署了白纸黑字的还款协议。协议中两方都做出了让步,李聚财承诺剩下的12万,今年年底前归还一半,剩下一半在明年年底前归还,而温小芳则撤销对他们的起诉。协议签署后,温小芳就直接去法院撤销了起诉。
调解结束后,李聚财夫妇对村干部说,他们不是忘本的人,他们心里仍然感激温小芳当年的恩情。
调解的结果虽然看上去圆满,但是小紫对温小芳能不能顺利收到还款还是抱有一丝忧虑,总觉得李聚财夫妇不会那么轻易把12万全部还给温小芳。好了,不管如何,眼下的这个结果还是不错,李聚财说不会忘记温小芳当年的帮助,但是小紫不知道温小芳今后再度面临同样的场景时,她帮助别人会不会有一丝犹豫。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善待他人的爱心,不要让每一份善意失望,不要让每一个行善的人流泪。